close

棕櫚油-植物油  

棕櫚油(Palm Oil)是做手工皂基本的植物油之一,在手工皂配方中幾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名字,跟椰子油還有橄欖油一樣也是有很悠久的歷史,一公頃的棕櫚大約可以產出80噸的油,因此也被稱為「油王」。主要產地為非洲、中美洲、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地,其中又以馬來西亞及印尼為世界主要產地。

棕櫚果的奇特之處在於一顆果實可以生產出兩種油脂成分完全不同的油類:

一種就是做皂常用的棕櫚油(Palm Fruit Oil),它來自棕櫚的果肉,而另一種則是棕櫚核油(Palm Kernel Oil),透過將棕櫚果核壓碎後榨取而得。

 

棕櫚油及棕櫚核油成分及作用

棕櫚油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約各佔一半;棕櫚核油飽和脂肪酸約佔85%,而兩者脂肪伴隨物(不皂化物)約階有0.2-1%。

 

棕櫚油/棕櫚核油脂肪酸成份如下表(藍色為飽和脂肪酸):

植物油名稱

辛酸

癸酸 月桂酸 肉荳蔻酸 棕櫚酸 硬脂酸 棕櫚油酸 油酸 亞油酸 亞麻酸
棕櫚油     0.2% 1.1% 43.1% 4.5%   40.7% 9.7%  0.5%
棕櫚核油 3.6% 3.5% 47.3% 16.4% 9.1% 2.3%   16.8% 0.3%  
椰子油 7.7% 6.2% 47% 18% 9.5% 2.9%   6.9% 0.2%  

 

棕櫚油又分為精製與未精製,精製過的棕櫚油無色無味,製皂通常都使用這一種。而未精製的油則呈現紅色,也被稱為紅棕櫚油,其中脂肪伴隨物質可以高達3.5%,紅色的油液就是因為含有非常豐富的α-胡蘿蔔素和β-胡蘿蔔素,是植物油中胡蘿蔔素含量最高的油脂,是胡蘿蔔的30倍,而其它的脂肪伴隨物還有抗氧化物質維生素E、谷甾醇、生育酚、磷脂等,因此紅棕櫚油對修復傷口及粗糙皮膚很有效果

棕櫚核油所含脂肪酸的性質與棕櫚油大不相同,脂肪酸成份表中可以看到棕櫚核油的脂肪酸成分與椰子油非常的接近,它的月桂酸含量幾乎與椰子油相同,而讓皮膚有刺激感的辛酸及癸酸確又是椰子油的一半含量,還含有洗感溫和的油酸約17%,因此棕櫚核油也常被推薦來代替椰子油,不過味道並不好聞,無法忍受的話可以購買精製過的。

 

棕櫚油/棕櫚核油對手工皂的作用

棕櫚油的皂化價範圍為190-201;碘價為45-57,熔點約27-50°C。

棕櫚油的高皂化價代表分子並不大,可以容易的滲透進皮膚表層。

低碘價代表飽和脂肪酸含量高 ,可以做出硬又不易氧化的皂。

因此棕櫚油在手工皂中主要的貢獻為硬度、耐用度及安定度

27-50°C的高熔點讓皂更不會溶化,提高了皂整體的耐用度,缺點則是在冷水下洗淨力表現不佳以及起泡力弱,不過也有一但起泡就持久的優點。棕櫚酸對皮脂腺沒有好處,所以盡量不要超過整體配方的20%,一般配方中含有10-15%的棕櫚油在搭配椰子油就能做出硬度很不錯的皂。另外加太多的棕櫚酸會使洗後皮膚有曾薄膜感,有人不喜歡這種不透氣的感覺,推測有可能是棕櫚酸可以與皮膚中的神經酰胺及胺基酸共同作用而產生皮膚屏障來抑止外界物質的穿透的原因。

 

紅棕櫚油與白棕櫚油擁有相同的特性,不過紅棕櫚油因為不皂化物如胡蘿蔔素等含量豐富,做出來的皂會呈橘黃色。

 

棕櫚核油的皂化價範圍為205-225;碘價為13.5,熔點約25-30°C,由於特性與椰子油非常相似,會刺激皮膚的辛酸以及癸酸含量又只有椰子油的一半,因此被推薦為替代椰子油的首選,不過如果不是敏感的肌膚,使用起來其實感覺不太出來,另外因為還含有16.8%的油酸,因此配方設計如果有高比例軟油時(如馬賽皂),也需將此納入考量,估計成皂會更容易軟化而且"透明膠狀"的量會更多。

 

棕櫚油手工皂特性表

植物油名稱 適肌性 冷水洗淨力 溫水洗淨力 起泡力 泡沫持續性 乳霜型泡沫 蓬鬆型泡沫 硬度 不易溶化變形 安定性
棕櫚油
棕櫚核油

◎非常好 O好 △大致良好 X不好

 

 

資料來源:前田京子純天然手工皂、程老師手工皂講義、植物油全書、過內外網路資料及自己一些見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手工皂 棕櫚油 植物油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enity 的頭像
    greenity

    綠的秘密-天然手工皂

    green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